2016年5月14日,用餐時間晚上,兩位。
位於台中一中附近的咖哩事典我與男朋友(暱稱星爺)並不陌生,
這是我們還未交往前他帶我來吃的店,
第一次來吃大概是2014年3月的時候,
對於咖哩個人並沒特別喜愛;
可以吃,但不會特別來吃。
但那次吃咖哩事典的咖哩頗讓我驚喜,
一試成主顧了!
星期六星爺放假我們就來吃約4個多月沒吃的咖哩。
很好!我忘了(遮臉)... ...,
只記得調味比較鹹,
星爺選二級辣咖哩。
搭配OO咖哩的主食為霜降豬肉咖哩飯,
星爺的二級辣咖哩則是炸豬排咖哩飯;
它能單點也能升級套餐,
輕巧餐80元附一盅湯與一杯飲品,
幸福餐150元有一盅湯、一盤沙拉、一杯飲品、一份甜點。
每次來吃星爺都是單點,我都升級幸福餐(單點我吃不飽啦),
同時還加點一份霜降豬肉、一份滑蛋。
今日湯品為豬肉味增湯,它每日的湯都不一樣,
說是味噌湯卻不夠濃只有淡淡的味增味兒與(小)鹹,但仍喝得出來有放感情煮過,
豬肉片不柴,好吃!
小小一盅都是與星爺分著喝,
對於我這湯控來說,量太少了... ...。
沙拉清脆,下面還暗藏一球馬鈴薯泥,
不過沙拉的醬汁已經更換過了(畢竟4個多月沒來吃),
整體就是鹹... ...還是鹹... ...
我跟星爺打槍了(還是有默默吃完它)。
噹啦~主食登場!!!
這盤有我單點的滑蛋與一份霜降豬肉, 視覺上顯得更彭派。
話說吃了那麼多次的(註一)霜降豬肉,它究竟是豬的哪個部位?
跟松阪豬又差別在哪?
這問題後面再解答吧。
逢來必點的霜降豬肉咖哩這麼吸引我在於豬肉帶有脆度,
還有提供多樣咖哩口味可以選擇,
當然要再加上廚師烹調的手藝(狗腿一下)。
好的食材要搭配好的手藝,才能端出一盤美味的料理。
星爺的炸豬排咖哩現身!
豬排的大小就是正常的大小(啊是多大啦)。
在日劇我姊是惡魔裡面,惡魔姊姊總是喜歡吃豬排的中間,
旁邊的小肉就留給妹妹與爸爸吃(離題了),
我想我很適合當她妹妹,因為我喜歡吃旁邊的小肉(笑)。
每份咖哩白飯上都會放幾片杏仁片、兩顆葡萄乾與一粒對切的豆子(甚麼豆...誰能告訴我?),
葡萄乾與豆子一律請星爺幫忙消化(笑)。
白飯可以免費續喔!不用怕吃不飽。
這次的炸豬排沒有把肉汁炸出來,
也許是假日有預先炸好吧(純粹幻想),
咬起來是不會乾乾的,可是少了肉汁就沒有嫩的口感。
還好淋上咖哩能彌補缺少肉汁的遺憾。
飲料選擇蜜桃蔬果汁,平時都是靜岡玉露(熱),總是會想換點口味嘛。
喝起來有種沙沙的感覺,應該是水果下去打成汁的果渣之類的吧。
不會很甜,對我來說剛剛好。
(飲品可以選擇隨餐上或者餐後上)
飯後甜點出現囉!
古典巧克力。
並沒有很大塊,一樣是與星爺分食著。
此次的古典巧克力總覺得比上次吃硬了些... ...,
帶著你為什麼會變硬的心情吃完它。
這是我們的消費金額。
個人認為這樣的價格我與星爺可以接受,
每隔1~2個月吃一次剛剛好,
畢竟咖哩吃多對身體太燥熱不是件好事。
店面不大,事前先訂位當然是最好的,
假日用餐時間是1.5小時。
目前只有高雄與台中才有。
美食的起源果然都是中南部發跡的!
喜歡咖哩的朋友們歡迎來嚐嚐看喔~
註一:霜降豬肉與松坂豬肉差別在哪?!
所謂霜降肉就是肉的油脂紋路分布細小均勻,就像是降霜或是大理石的線路模樣,
有人說是臉肉、嘴邊肉、兩頰肉、下腮肉、下顎肉、頸肉、前腿肉、上肩肉、胛心肉、2層肉等等;其實,只要肌肉中油花線條分布均勻美觀者,
不論是何部位,都可稱之為「霜降肉」。
「霜降肉」還有很多別名,例如:「菊花肉」、「雪花肉」、「松阪肉」等等。所謂「菊花肉」,
就是兩頰肉,因常年咀嚼,運動量高,既有花紋、吃起來咬感甚佳,深受某些人的喜愛;
「雪花肉」是指肌肉中的脂肪除有大理石紋線條外,尚有點狀分布,好似下雪一般,事實上這也是霜降的一種圖案。
至於「松阪肉」則是仿 傚日本的「松阪牛肉」取名的,日本的松阪牛的育成是選取兵庫縣但馬地方所產的7~8月齡的優良母仔牛到三重縣松阪地方由牛農細心照顧,
聽說睡水床、吹冷氣、喝啤酒、還接受主人經常的馬殺雞,這樣尊貴地飼養三年多不予配種即予送屠,不但肉質柔嫩鮮美,而且肌肉中油花線路密集、線條優美,
在1936年東京芝浦市場所舉行的「全國肉用牛畜産博覧會」獲得「全國最高等級肉牛--松阪牛」的稱號,
其後加上口碑及商業宣傳,已名聞全世界;其他有類似品質的「米澤牛」、「飛驒牛」、「阿波牛」、「宮崎牛」等的名聲即難以望其項背。
因此,有許多豬肉廠家,認為自己的產品也有美麗的油花,就也稱之為「松阪豬肉」,在這種場合,「松阪」兩字已非專有名詞,
而係普通名詞,指係有大理石花紋的肉品了。然而前些日子日本松阪地區的業者跨海抗議,指稱只有松阪牛肉,何來松阪豬肉,要告侵權冒用,相關業者只好避稱松阪,而改稱「霜降」。
有人認為霜降肉的多寡、味道、外觀是要靠飼養技術;有的人認為必須靠育種。
就有人去選育帶有「心臟脂肪酸結合蛋白基因」的豬種,認為這種豬所切出的梅花肉、僧帽肌及里肌肉等,肥瘦相間,
不澀不膩,品質、風味最佳,主要是因為這種豬的脂肪不會堆積在皮下,而是進入肌間,形成肥瘦相間、如「松阪」牛肉般的大理石紋;
不過,飼養期間須夠長,脂肪才會進入肌間。個人認為品種與飼養多少是會影響肉質與風味,但並不需要刻意去強調;重點是屠體要健康、安全。
日本有「霜降肉」一詞,定義一如上述。
松阪牛及其他品牌的牛肉都是強調自己的牛是最好的霜降肉,所以霜降肉已是不折不扣的普通名詞,
甚至連「霜降魚 肉」(例如「珍鱺帶骨霜降肉」)、「霜降雞肉」(例如「日本DoggyMan《頂級牛奶霜降》短切雞肉條」)都出籠了。
更有甚者,還有所謂「人工霜降 肉」,是使用天然乳化劑乳化牛油,再以配製100支細針頭的「打入機」注入瘦肉中,再由特殊的機器予以整形,就成為漂亮好吃的霜降肉了。
還好這種做假的霜降肉只有日本有,台灣還沒聽說過。台灣只要有油花的肉塊誰都可自稱是霜降肉,無所謂真假。
(註一內容取自台糖網頁)
總而言之霜降豬肉與松坂豬肉都是豬的嘴邊肉(蓋章)!
食是種藝術,藝術是主觀的。
我愛的並非你愛的,
請勿用你的主觀來看待我的主觀。
此次照片皆為SONY Z2 所攝